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
内容简介
本章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掌握。要求考生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年修订)》,熟悉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重点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和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复习时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单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第一节 小学教师职业道德
高频考点提要
1.教师的职业劳动特点及教师职业道德品质;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高频考点速记
一、教师职业道德
(一)教师的职业劳动特点
1.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小学生情感丰富,极具可塑性,有着明显的向师性。因此,教师首先要通过示范这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去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给予学生丰富的智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其思想、言行以及学识是学生的学习榜样。
2.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一方面,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阶段,他们个性、主体性比较强烈,在认识事物和判断问题时具有一定的能动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育人这项工程是十分复杂、系统的过程,它包括目标的制定、方法的使用、效果的达成等多方面的相互作用。
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这是因为教师劳动的对象是鲜活的个体,他们天赋秉性各不一样,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体现在教师本身的素养、能力和知识水平等方面。教师要认识到教育是活的教育,要依靠经验、机智和创造力来应对瞬息万变的教育情境和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教育有法,但无定法”强调的就是教师劳动的这种创造性。
4.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教师劳动不同于其他社会生产劳动可以在短时期内完成,其劳动的结果需要长时间才能初见成效。长期性是教师劳动特性中最为突出、最为明显的性质。
5.教师劳动的互动性
教育教学活动去是双边的、互动的。因此,教师要时刻清楚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坚持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教师劳动是师生双方相互激励、相互作用的互动行为。作为教师要深刻理解互动对学生学习、发展的意义,避免照本宣科、灌输性的教育方式。
6.教师劳动的合作性
培养学生不是某一个教师个体可以单独承担的,要靠教师群体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另外,从终身教育的视角来看,教师劳动的成果也是学校、家庭、社会各方相互协作的成果,这一特点在小学教师身上尤为突出。还要协调与学生家长、与社区的关系,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努力使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形成合力,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教师职业道德品质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与职业实践有密切关系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是一定社会的一般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教师职业道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工作。
2.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
3.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音。
4.严谨治学,做学生的导师。
5.团结合作,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
本文标签:广东教师资格考试 综合素质 小学综合素质热门考点3.1小学教师职业道德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jszgz.gd.cn/)
《广东教师资格证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