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下半年广东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习题(六)
1. 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话和老师的话就是好孩子。这是因为其道德发展处于( )
A. 权威阶段
B. 公正阶段
C. 可逆性阶段
D. 自我中心阶段
2. 儿童“多动症”的核心特征是( )
A. 活动过多
B. 冲动任性
C. 注意障碍
D. 学习困难
3. 课程是“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
A. 斯宾塞
B. 布鲁纳
C. 赫尔巴特
D. 夸美纽斯
4. 学校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媒介,旨在体现教育理念,实现育人功能,在课程分类中这属于( )
A. 学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 显性课程
D. 隐性课程
5. 学习了《坐井观天》一课,学生学会写“信、拾、蛙、答”等生字,理解并熟记”无边无际、坐井观天”等词。按照三维目标的要求,这主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 )
A. 知识与技能
B. 过程与方法
C. 认知与实践
D.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 能让学生充分交流互动并有利于发挥其主体作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 道尔顿制
B. 个别教学
C. 分组教学
D. 文纳特卡制
7. 课堂教学中,课桌椅摆放方式会影响教学方法的运用效果,一般来说,“秧田型”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是( )
A. 实验法
B. 讲述法
C. 探究法
D. 讨论法
8. 教师通过听写英语单词,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
A. 测验评价
B. 量表评价
C. 实作评价
D. 档案袋评价
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版)》规定,小学第一学段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意义,第二学段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意义,这要求该部分教学的内容应采取的组织方式是( )
A. 直线式
B. 圆周式
C. 旋转式
D. 顺向式
10. 张老师在课程上出示了一个钟表模型,通过对三个指针的操作帮助小孙很快了解了“时、分、秒”的概念,这体现了教学的原则是( )
A. 巩固性原则
B. 直观性原则
C. 循环渐进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参考答案
1. A
解析:处于权威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表现出对外的权威绝对尊重和顺从,把权威确定的规则看作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是完全以权威的态度为依据。
2. C
解析: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症”,其核心特征是注意障碍。
3. A
解析: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 1859 年发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最早提出“课程”一词,意思“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4. D
解析: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自发课程,它是学校情景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这类课程,自己体现在学校、班级的情境之中,题干中板报,橱窗、走廊等媒介,体现了隐性课程。
5. A
解析:知识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和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取的知识)。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需的活动方式。包括读、写、算的技能,题干中学会写生字,理解词语,体现的正是知识与技能目标。
6. C
解析:分组教学中,学生层级相同,可以充分交流,小组成员间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探究讨论合作学习。
7. B
解析:秧田式座位是让学生以一排一排的方式面对教师而坐。这种座位布置方式限制了学生之间面对面的接触,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但教师可以随意走到教室任何地方,便于监控和管理学生,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适合讲授法。
8. A
解析:测验评价,是指主要以笔试进行,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实作评价,又叫做表现性评价,是指学生通过完成实际任务来表现知识和技能,从而对其成就进行了评价。
9. C
解析:螺旋式是指在不同阶段,单元或不同课程门类中,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逐渐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难度,即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前面呈现的内容是后面呈现内容的基础,后面程序的内容是前面呈现的内容的不断扩展和加深层层递进。题目中先认识,后理解,体现的是螺旋式。
10. B
解析:直观性原则。教师通过演示的实验,让学生直观理解所学知识属于直观性的教学原则。
本文标签:广东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 2023年下半年广东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习题(六)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jszgz.gd.cn/)
《广东教师资格证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