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下半年广东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习题(十一)
1. 古代思想家管仲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句话说的是教师劳动具有( )
A. 全面性
B. 创造性
C. 示范性
D. 长期性
2. 陶行知说过:“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
A. 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从做中学
B.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学做合一
C.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D. 学习即教育,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3. 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以日本学制为蓝本,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制定并实施的学制是( )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戌学制
D. 壬子癸丑学制
4.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一个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其队旗上的图案是( )
A. 火炬加斧头
B. 镰刀加斧头
C. 五角星加镰刀
D. 火炬加五角星
5. 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可将教育实验分为( )
A.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B. 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C. 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
D. 探索性实验、鉴别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6. 小学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
A. 成立班委会
B. 形成正确舆论
C. 确立班级工作计划
D. 开展班级工作
7. 琳琳参加学校活动时,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现象。此时,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A. 将她送往医院
B. 让她躺下,垫高头部
C. 让她休息一下,不用特别处理
D. 带她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冷敷头部
8. 识字教学中,教师将“辩”“辫”“辨”“辧”的不同部件标成红色,以帮助学生更好区别,这一做法符合( )
A. 知觉的选择性
B. 知觉的理解性
C. 知觉的恒常性
D. 知觉的整体性
9. 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又会妨碍问题的解决,这种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属于( )
A. 情绪
B. 定势
C. 动机
D. 西酿效应
10. 皮亚杰认为,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 )
A. 自我中心性
B. 可逆性
C. 客体永久性
D. 可验证性
参考答案
1. D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的特点。
A项,教师劳动的特点中没有全面性,故A排除。
B项,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因材施教。第二、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第三、教师需要“教育机智”。
C项,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例如: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无小节,节节皆师表。体现的就是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D项,教师劳动的长期性。长期性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教师不仅要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还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教师劳动的成效并不是一时就可以检验出来的,而是需要教师付出长期的大量的劳动才能看到结果、得到验证。
题干中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教师劳动长期性的体现,故本题选D。
2. C
解析:本题考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便是来源于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观点。主要的观点有:(1)“生活即教育”理论;(2)“社会即学校”理论;(3)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
题干中“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C项很好地概括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本题选C。
3. 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A项,《壬寅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是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未实行。
B项,《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近代学制,并首次纳入师范教育。
C项,《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规定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故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D项,《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题干中《癸卯学制》从一定意义上讲,该学制反映的是“中体西用”的思想。例如,在学校课程设置中,既规定了读经课程,也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开设一定数量的西学课程,促进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政治思想学说在中国的传播。故本题选B。
4. D
解析:五角星加火炬和写有“中国少先队”的红色绶带组成少先队队徽。五角星、“中国少先队”五个字和火炬柄为金色,绶带和火炬的火焰为正红色,火焰和绶带镶金边,“中国少先队”字体为黑体。
5. D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实验法的分类。
A项,根据研究的性质和发现不同,将学前教育研究分为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B项,根据研究开展的场所不同,将学前教育研究分为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
C项,根据不同的实验设计,系统操纵自变量的程度和内外效度的高低,将学前教育研究分为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
D项,根据研究目的或目标不同,可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6. B
解析:本题考查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包括以下阶段: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
7. D
解析:本题考查小学生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中的中暑。
首先,带领琳琳立即离开高温环境,避开太阳直射,在阴凉处通风休息。其次,如果感觉乏力、胸闷等可以平躺,解开衣扣,保持呼吸顺畅。大量出汗的情况下,要及时更换上干燥的衣服,及时补充含盐的水分或运动饮料等。再次,对于高热的幼儿要进行物理处理降温。如头部冰敷,用凉水擦身体,转运到有空调的房间,以降体温。最后,如果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呼吸加快、高热无汗、意识不清,应立即送往医院。
A项,轻微的中暑在服用药物比如藿香正气水后是可以缓解的,没必要送去医院,但是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
B项,将儿童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让其躺下,头部不要垫高,因为会供血不足。
C项,需要转移儿童,并且对其进行降温处理,不能不处理。
D项,带她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冷敷头部,为正确做法。
8. A
解析:本题考查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的基本特性包含四个内容: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A项,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
B项,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C项,恒常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D项,整体性指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但我们总是把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即把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综合为整体来反映。均不符合题意。
题干中老师将不同部件标成红色,以帮助学生更好区别,属于对象,而其他则属于背景。故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
9. B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中的思维定势。
A项,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基本情绪包括: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积极的情绪会促进问题的解决。
B项,思维定势,也叫惯性思维,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就是用固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生活中我们也常见这种思维定势。如一斤铁和一斤棉花哪个重?很多人会毫不犹豫的回答铁重。因为在我们的脑中,铁是很沉重的东西,而棉花是很轻的东西,导致我们忽略了前提条件都是“一斤”。所以消极的思维定势会妨碍问题的解决。但是思维定势都是消极的吗?不是。如果我们遇到的问题跟以前一样,那惯性思维就能够帮助我们很快解决问题。
C项,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动机与问题解决的效率的关系呈现为倒U曲线的形式。
D项,酝酿效应,又称为直觉思维,是指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由于某种机遇突然使新思想浮现了出来,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往往一下子便找到解决办法。
题干中描述的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又会妨碍问题的解决的心理活动状态为思维定式。
10. B
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A项,自我中心性属于前运算阶段的特征。儿童的思维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认为别人眼中的世界和他所看到的世界一样。
B项,思维的可逆性,即思维可以进行逆向思考,属于具体运算阶段的特征,这是守恒概念出现的关键。
C项,客体永恒性属于感知运动阶段的特征。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逐渐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
D项,可验证性不属于任何阶段的思维特征,故排除。
题干问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典型特征,处在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出现了显著的认知发展。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本阶段儿童已经能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能刻板地遵守规则,不敢改变。随着分类和排序的获得,儿童获得了思维的可逆性。可逆性是具体运算阶段最重要的特征。
本文标签:广东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 2024年下半年广东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习题(十一)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jszgz.gd.cn/)
《广东教师资格证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上一篇:2024年下半年广东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习题(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