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对同一问题所提的意见越新奇独特者,则其思维的( )越高。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结构性
2、( )的课堂行为指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
A.消极
B.权威
C.民主
D.积极
3、 有些课程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 )。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B.师生互动策略
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D.合作学习策略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 )。
A.原型
B.原型启发
C.问题对象
D.问题情境
5、 制订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
A.课程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
6、一支白粉笔,无论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为( )。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恒常性
7、 某学生易冲动,急躁,直率,豪爽,精力旺盛,言语动作急速而难以自制,他的这种气质属于(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8、 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一般是由学生完成一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测验,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这种评价是( )。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正式评价
D.非正式评价
9、 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是( )。
A.人和动物的学习
B.人类的学习
C.学生的学习
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10、爱国主义情感、集体荣誉感、同志友谊感属于情绪情感中的( )。
A.美感
B.心境
C.道德感
D.理智感
11、 德育方法有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以下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2、 坐巴士会晕车的人,在乘船、乘火车时也有类似的反应,这是( )。
A.条件反射的消退
B.条件反射的泛化
C.条件反射的分化
D.条件反射的习得
13、吃完冰激凌之后觉得辣椒酱很辣,这种现象属于( )。
A.感觉后象
B.感觉对比
C.感觉适应
D.联觉
14、( )内驱力将学业成就看作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
A.学习
B.认知
C.自我提高
D.附属
15、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主要影响着课程内容的( )。
A.深度和广度
B.科学性和系统性
C.深度、广度和逻辑结构
D.科学性和逻辑结构
16、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提出的主要教育主张是( )。
A.因材施教
B.遵循自然
C.教学做合一
D.官能训练
17、进人中学,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应怎样”等问题。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 )。
A.信任感
B.自我同一性
C.主动感
D.勤奋感
18、被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布卢姆
D.夸美纽斯
19、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
A.积极作用
B.消极作用
C.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D.无作用
20、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 )。
A.国家课程
B.显在课程
C.核心课程
D.学科课程
21、课的类型的划分根据是该节课的( )。
A.教学目的
B.教学结构
C.教学任务
D.教学种类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2、设计先行组织者的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所以先行组织者一定呈现在要学习的材料之前。
23、接受学习不可能是有意义学习。
24、教师在教授思维方法时,应遵循由外而内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不必要的盲目摸索。
25、惩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行为。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
三、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我国中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是什么?
27、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
28、什么是教材?试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29、什么是记忆的系列位置效应?如何解释系列位置效应?
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30、某班上语文课,课文内容是讲沙漠中的骆驼。当教师讲到“骆驼的嗅觉很灵敏,几十里外的水源,它都能嗅到……”时,小颜同学提出一个问题:“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骆驼怎么能‘嗅到’呢?”其他同学也纷纷议论起来……
问题:如果你是教师,你会怎么完成这节课的教学呢?请按照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相关理论谈谈你的做法。
31、某初中三年级一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
问题:请用所学的德育规律、德育原则分析该案例。
本文标签:广东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提高试卷一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jszgz.gd.cn/)
《广东教师资格证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上一篇: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试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