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的过程中,题型主要以单选题、案例分析题和教学设计题为主。
考查的内容除了学科专业知识以外,还主要考查教材教法内容。在教材教法考查的内容部分,侧重对课标、设计的理解,教学实践能力的理解。
接下来就教材教法部分的考查进行一定的重点知识整理。
一、语文课程理念及课标
(一)语文课程的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我们的讲师解析:这一部分的知识重点考查对其关键字词意义的理解。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在做题的过程中关注“全面”“语文素养”这两个词。“全面”在出题的时候容易设误为“单个”“个别”这些知识,“语文素养”要特别理解其意思“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
②“均衡而有个性”,作为高中的学生,对于学习已经有了自己初步的学习规律,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不是像小学生一样步步紧定,而是在让学生平衡发展的同时,尊重学生,尊重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应用、审美、探究能力。
③“开放、有序”看似矛盾,其实最能体现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特点。“开放”侧重讲课堂授课方式、课堂资源的开放,形成丰富的课堂教学方式,而“有序”也是对课堂进一步的要求,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结合一道例题来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的具体目标,下列要求不恰当的是( )。
C.注意在生活和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我们的讲师解析:看题干“鉴赏中外文学作品”,所以结合考点分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将重点放在“思想情感、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的理解上,C项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不恰当。
(二)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
1.积累·整合
2.感受·鉴赏
3.思考·领悟
4.应用·拓展
5.发现·创新
我们的讲师解析:这一部分的知识重点考查对于内容的记忆和理解。需要大家关注每一部分内容的具体信息。
1.积累·整合
加强语文积累,注重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
2.感受·鉴赏
阅读优秀作品,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3.思考·领悟
通过阅读和思考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4.应用·拓展
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5.发现·创新
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断提高探究能力。
结合一道例题来看:
《普标(实验)》提出:“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一能力发展要求侧重达成的课程目标是( )。
D.发现·创新
我们的讲师解析:普通高中教育语文新课程目标语文课程总目标中关于“发现·创新”中指出,“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二、中学语文教材
(一)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语文教材的系统)
范文系统
知识系统
作业系统
助读系统
我们的讲师解析:这一部分的知识重点考查对于内容的记忆和理解。重点考查“知识系统和助读系统”。
知识系统
关于读、写、听、说等语文能力培养的知识;关于语言的知识,如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关于文体的知识和文学知识等。
助读系统
五类:①注释类,包括注释、作者简介、选文出处、课文背景介绍等;②提示类,包括单元提示、预习提示、助读提示等;③评点类,包括旁批、总批、题解等;④目标类,包括学习重点、难点,教材分配表等;⑤图像类,包括插图、图标、多媒体课件等。
某教材选编了柳宗元《渔翁》一诗,编者在其“学习提示”中提到“不少评家认为这首诗的最后一联可以删去。读后说说你的看法。”这段文字属于哪个教材系统?( )
A.助读系统
我们的讲师解析:属于提示类,包括单元提示、预习提示、助读提示等。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下半年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备考知识点整理了,如果您希望得到更多的教师资格考试资讯和考试方法,可以直接联系我们的老师,老师们会在第一时间给你最专业的解答,为顺利拿到教师资格证书提供保障。
本文标签:广东教师资格考试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2017下半年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备考知识点整理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jszgz.gd.cn/)
《广东教师资格证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